白茅包之释义


【白茅】1.亦作“白茆”。植物名。多年生草本,花穗上密生白色柔毛,故名。古代常用以包裹祭品及分封诸侯,象征土地所在方位之土。《易·大过》:“初六,藉用白茅,无咎。”孔颖达疏:“洁白之茅。”《诗·召南·野有死麕》:“野有死麕,白茅包之。”高亨注:“白茅,一种草,洁白柔滑,古人常用它包裹肉类。”汉潘勗《册魏公九锡文》:“锡君玄土,苴以白茅。”唐岑参《至大梁却寄匡城主人》诗:“长风吹白茆,野火烧枯桑。”明李时珍《本草纲目·草二·白茅》:“茅有白茅、菅茅、黄茅、香茅、芭茅数种,叶皆相似。白茅短小,三四月开白花成穗,结细实

【包】1. 用纸、布或其他薄片把东西裹起来:~装。~饺子。  2. 包好了的东西:邮~。背(bèi )~。  3. 装东西的袋:书~。皮~。  4. 容纳在内,总括在一起:~括。~举(总括)。~容。~涵。~罗万象。无所不~。  5. 总揽,负全责:~销。~揽。  6. 保证:~赔。~在我身上。  7. 约定的,专用的:~饭。~工。  8. 围:~围。~剿。  9. 一种带馅的蒸熟的面食:~子。糖~儿。  10. 身体上肿起的疙瘩:脓~。  11. 姓。

【之】1. 助词,表示领有、连属关系:赤子~心。  2. 助词,表示修饰关系:缓兵~计。不速~客。莫逆~交。  3. 用在主谓结构之间,使成为句子成分:“大道~行也,天下为公”。  4. 代词,代替人或事物:置~度外。等闲视~。  5. 代词,这,那:“~二虫,又何知”。  6. 虚用,无所指:久而久~。  7. 往,到:“吾欲~南海”。

白茅包之的用户点评


StarsintheSky

2024-05-06 00:12:23

无论“白茅包之”真正的含义如何,已不再重要,重要的是我们能从中感受到一种超然物外的心境,放空自己,随着古人的意趣去体验生活的美好。或许下次你想找寻内心的平静,不妨也试着包一个茅草,让心灵沉静下来,享受片刻淡泊的闲适。

浪漫主义者

2024-05-05 01:23:55

这四个字,仿佛是古代的密码,隐藏着神秘的力量。或许只有透过包茅的动作,才能打开上古的密码,感知当年风月情愁。也许正是这种神秘感,让“白茅包之”这句诗成为了经久不衰的经典。或许我们也该学着包一下茅草,去感受一下心灵的震颤。

浪花里流浪

2024-05-03 18:25:00

这句诗简而意深,不经意间透露出一种恬静而超脱的意境。或许就像包茅的动作一样简单却充满了诗意,让人不禁沉醉其中。也许我们也该学着放下手机,包个茅草,享受一下简单生活的乐趣。

热爱生活

2024-05-01 04:08:01

这句“白茅包之”,虽然听起来像是在念咒语,但其实是唐代大诗人孟浩然的作品。或许是在包茅草时突发灵感,抒发浪漫情怀,也或许就是闲庭信步时草草写下,让后人琢磨不透。总之,这四个字总能勾起人对诗歌的无限遐想和探求。

丢掉翅膀的鸟

2024-04-29 19:26:28

“白茅包之”的韵味,就像一杯清茶,淡淡地却醇厚。或许只有在深山野水中,才能感受到这种超然物外的意境。让我们放下俗世的烦恼,去包一团茅草吧,或许会有不一样的感悟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