对之如灵均释义


【对】1. 答,答话,回答:~答如流。无言以~。  2. 朝着:~酒当歌。  3. 处于相反方向的:~面。  4. 跟,和:~他商量一下。  5. 互相,彼此相向地:~立。~流。~接。~称(chèn)。~峙。  6. 说明事物的关系:~于。~这事有意见。  7. 看待,应付:~待。  8. 照着样检查:核~。校(jiào )~。  9. 投合,适合,使相合:~应(yìng )。~劲。  10. 正确,正常,表肯定的答语:神色不~。  11. 双,成双的:配~。~偶。~仗(律诗、骈文等按照字音的平仄和字义做成对偶

【之】1. 助词,表示领有、连属关系:赤子~心。  2. 助词,表示修饰关系:缓兵~计。不速~客。莫逆~交。  3. 用在主谓结构之间,使成为句子成分:“大道~行也,天下为公”。  4. 代词,代替人或事物:置~度外。等闲视~。  5. 代词,这,那:“~二虫,又何知”。  6. 虚用,无所指:久而久~。  7. 往,到:“吾欲~南海”。

【如】1. 依照顺从:~愿。~意。~法炮制。  2. 像,相似,同什么一样:~此。~是。~同。~故。~初。游人~织。  3. 比得上,及:百闻不~一见。自叹弗~。  4. 到,往:~厕。  5. 假若,假设:~果。~若。假~。  6. 奈,怎么:~何。不能正其身,~正人何?  7. 与,和:“公~大夫入”。  8. 或者:“方六七十,~五六十”。  9. 用在形容词后,表示动作或事物的状态:突~其来。  10. 表示举例:例~。  11. 应当:“若知不能,则~无出”。  12. 〔~月〕农历二月的别称。  1

【灵均】1.战国楚文学家屈原字。《楚辞·离骚》:“名余曰正则兮,字余曰灵均。”南朝梁刘勰《文心雕龙·诠赋》:“及灵均唱《骚》,始广声貌。”宋辛弃疾《贺新郎·和徐斯远韵》词:“兰佩芳菲无人问,叹灵均,欲向重华诉。”李大钊《青春》:“湘水灵均,兴春秋代序之感。”2.泛指词章之士。唐刘知几《史通·覈才》:“但自世重文藻,词宗丽淫,於是沮诵失路,灵均当轴。”浦起龙通释:“此言灵均当轴,借言以词人当史局也。”宋姚述尧《念奴娇·次刘周翰韵》词:“兴来吟咏,灵均谁谓今絶。”

对之如灵均的用户点评


光明使者

2024-06-08 22:35:12

此句虽长短相宜,意境却是弘阔深邃。对之,包容心胸;如灵均,神性相连。在互动中体现了尊重与珍视,表达了一种普世价值观。作者之笔,超然而去尘,亲和而蕴雅,意味深长。

思考者

2024-06-05 17:00:16

这句诗说明了对待他人的态度,就像对待神明一样严肃和敬畏,不能有丝毫的大意。生活中有时候也要像对待神明一样细心周到,毫不马虎,才能有更好的人生体验。不过有时候太过于拘谨也会让人感到生活失去了乐趣。(⌯˃̶᷄ ⁻̫ ˂̶᷄⌯)

岁月静好

2024-06-05 16:22:54

“对之如灵均”这句话虽然简短,但蕴含着深刻的道理。无论是对待他人还是对待自己,都要保持一种谦虚谨慎的态度,尊重每个人的存在,尊敬每一份努力。这样才能在人生的道路上走得更稳更远。(๑•̀ㅂ•́)و✧

甜蜜的爱情88888

2024-06-04 22:51:50

此句“对之如灵均”,言简意赅,直抒胸臆。灵者,神明之质,独具灵性;对之,能感天地万物之情。作者以此句表达对待他人如同对待神明,心灵契合,平等相对,有一种超然的情感之美。如此情怀,不浮华不深沉,却能打破人与人之间的隔阂,增进人际关系。

blueSky8

2024-06-04 22:41:01

此句笔力清丽,凝炼中见思感之深远。灵者,唯独有灵性,亦唯独能得人心。作者用之于对他人之态度,不问贵贱,不分贫富,化腐朽为神奇,在平凡之间显现出非凡之美。对之如灵均,是一种高洁的情怀,更是一种超越常规的境界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