负笈尘中游释义


【负笈】背着书箱。形容所读书之多。汉桓宽《盐铁论·相刺》:“故玉屑满篋,不为有宝;诵诗书负笈,不为有道。”马非百注释:“负笈,背着书箱。这里‘负笈’与‘满篋’对文,是説所读的书多得要用所背的书箱来计算。”2.背着书箱。指游学外地。《后汉书·李固传》“常步行寻师”李贤注引三国吴谢承《后汉书》:“固改易姓名,杖策驱驴,负笈追师三辅,学‘五经’,积十餘年。”唐白居易《相和歌辞·短歌行二》:“负笈尘中游,抱书雪前宿。”孙中山《中国之革命》:“满清之昏弱,日益暴露,外患日益亟,士大夫忧时感愤,负笈於欧、美、日本者日众。”典

【尘】1. 飞扬的灰土:~土。~埃。~垢。~芥(尘土和小草,喻轻微的事物)。粉~。烟~。甚嚣~上。望~莫及。  2. 佛家、道家指人间:红~。~世。

【中】1. 和四方、上下或两端距离同等的地位:~心。当(dàng)~。~原。~华。  2. 在一定范围内,里面:暗~。房~。~饱。  3. 性质或等级在两端之间的:~辍(中途停止进行)。~等。~流砥柱。  4. 表示动作正在进行:在研究~。  5. 特指“中国”:~式。~文。  6. 适于,合于:~看。 | 1. 恰好合上:~选。~奖。~意(会意,满意)。  2. 受到,遭受:~毒。~计。  3. 科举考试被录取:~举。~状元。 典

【游】1. 人或动物在水里行动:~泳。~水。  2. 不固定:~资。~走。~牧。~行。~学(古指离开本乡到外地或外国求学)。~击。~弋。~离。~子(离家久居外乡的人)。  3. 河流的一段:上~。中~。下~。  4. 交往,来往:交~。  5. 从容地行走:周~。~历。~逛。~兴(xìng)。~记。~说(shuō)。~山玩水。  6. 姓。

负笈尘中游的用户点评


安然若素

2024-06-09 02:14:06

斯句之义深奥玄微,言及负笈尘中游者,意味着背负学问之重担,孤身踽踽于尘世间游历。其意涵广泛深刻,引人深思。

笑看云卷云舒

2024-06-08 23:48:38

总之,负笈尘中游,乃是士人情怀之切,意境之深。或可反观当下逐名逐利之风,自知之士当知行立品格,不受凡尘之扰,方可成大事于世。

FlyHigh

2024-06-08 01:33:31

斯句构思巧妙,运用负笈、尘中游等词汇,形象地描绘了士人行走江湖的情形。言外之意,抒发了壮志难酬之感,展现了士人在尘世纷扰中苦苦追求理想的形象。

梦醒情深

2024-06-05 15:51:57

负笈者,怀才自负,志存高远,追求卓越,尘中游者,遨游人世间,体验世情百态,感受尘世沧桑。合而为一,表现出士人志向和境遇。

风中旅行

2024-06-03 19:54:52

从字面意义上看,负笈者负重前行,尘中游者漂泊飘零,皆表达了士人在求学求道过程中所遭遇的艰辛和坎坷。语言简练,意蕴深远,引人共鸣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