高台树色阴阴见释义


【高台】高建楼台。《管子·小匡》:“昔先君襄公,高臺广池,湛乐饮酒。”《左传·昭公二十年》:“其适遇淫君……高臺深池,撞鐘舞女,斩刈民力,输掠其聚,以成其违,不恤后人。”2.高的楼台。晋左思《吴都赋》:“造姑苏之高臺,临四远而特建。”明王世贞《登岱》诗:“轩辕黄帝有高臺,鞭石千秋輦道开。”3.比喻京师。《文选·曹植<杂诗>之一》:“高臺多悲风,朝日照北林。”李善注引《新语》:“高臺,喻京师。”4.头之别称。清厉荃《事物异名录·形貌·头》:“《黄庭经》:高臺通天临中野。”原注:“头为高臺。”

【树色】色。南朝梁何逊《日夕出富阳浦口和朗公》:“山烟涵树色,江水映霞暉。”唐卢纶《与从弟瑾同下第后出关言别》诗:“孤村树色昏残雨,远寺鐘声带夕阳。”明陈所闻《念奴娇序·云住阁题》套曲:“千巖万井,见树色江光,须臾龙变云蒸,出岫无心。”

【阴阴】1.幽暗貌。唐李端《送马尊师》诗:“南入商山松路深,石牀溪水昼阴阴。”宋苏轼《李氏园》诗:“阴阴日光淡,黯黯秋气蓄。”沈从文《从文自传·辛亥革命的一课》:“洗过了脸,我方走出房门,看看天气阴阴的,像要落雨的神气,一切皆很黯淡。”2.深邃貌。南朝齐谢朓《直中书省》诗:“紫殿肃阴阴,彤庭赫弘敞。”3.犹隐隐。微痛貌。《素问·咳论》:“脾咳之状,咳则右胁下痛,阴阴引肩背,甚则不可以动,动则咳剧。”王冰注:“脾气主右,故右胠下阴阴然深慢痛也。”元孟汉卿《魔合罗》第二折:“一会家阴阴的腹痛似锥挑。”杜鹏程《在和平的

【见】1. 看到:看~。罕~。~微知著。~义勇为。~异思迁。  2. 接触,遇到:怕~风。~习。  3. 看得出,显得出:~效。相形~绌。  4. (文字等)出现在某处,可参考:~上。~下。  5. 会晤:会~。接~。  6. 对事物观察、认识、理解:~解。~地(见解)。~仁~智(指对同一问题各人从不同角度持不同看法)。  7. 助词,表示被动或对我如何:~外。~教。~谅(原谅我)。~笑(被讥笑)。 | 1. 古同“现”,出现,显露。  2. 古同“现”,现存。 典

高台树色阴阴见的用户点评


天马行空

2024-06-06 19:37:38

“高台树色阴阴见”,这句话虽简短,却蕴含着丰富的意蕴。作者透过树木浓密的阴影,呈现出一种深沉幽雅的美感,让人不禁沉醉其中,感受到大自然的神秘和奇妙。这样深刻的描写,体现了作者对自然景观的细腻观察和深刻感悟。

君子好逑

2024-06-05 22:22:09

高台树色阴阴见,言语简洁却意境深远,展现出作者对大自然景色的细致观察和敏锐感知。从此句中可以感受到作者对自然景物的热爱和对生活的敏感体悟。诗句中的树色阴阴,不仅展现出自然景象的美感,更蕴含着作者对生命的思考和感悟。

旅途的梦

2024-06-04 15:02:56

高台树色阴阴见,此句描写高台处的树木阴影下的景象。阴阴一词抒发出树荫浓密的意境,使人感受到一种清幽静谧的氛围。这种意象很好地表现了大自然的神秘和祥和之美,让人仿佛身临其境,感受到了高处的凉爽与安宁。

害羞的蜗牛

2024-06-04 08:43:28

“高台树色阴阴见”,简单的几个字却勾勒出一幅清新宁静的画面。树木在高台上生长,郁郁葱葱,营造出一片幽深静谧的氛围。这一景象不仅展示了自然景观的美丽与神秘,更让人感受到大自然的生机勃勃和神秘奥妙。

RainbowDreams

2024-06-04 05:47:16

这句诗充满了一种华丽的忧伤,高高的台子让人难以触及,树色阴阴的一片阴郁!简直就是一个忧郁王子的形象!让人忍不住想要深入了解其中的故事!