鸿蒙拊髀释义


【鸿蒙】亦作“鸿濛”。1.宇宙形成前的混沌状态。《庄子·在宥》:“云将东游,过扶摇之枝,而适遭鸿蒙。”成玄英疏:“鸿蒙,元气也。”《淮南子·道应训》:“西穷窅冥之党,东开鸿濛之先。”《秦併六国平话》卷上:“鸿蒙肇判,风气始开。”冰心《寄小读者》十二:“又试问鸿蒙初辟时,又哪里有贫富贵贱?”2.迷漫广大貌。《汉书·扬雄传上》:“外则正南极海,邪界虞渊,鸿濛沆茫,碣以崇山。”颜师古注:“鸿濛沆茫,广大貌。”宋范成大《寿栎东斋午坐》诗:“屋角静突兀,云气低鸿濛。”《红楼梦》第一二○回:“我所居兮,青埂之峰;我所游兮,鸿

【拊髀】。表示激动、赞赏等心情。《庄子·在宥》:“鸿蒙方将拊髀雀跃而游。”《汉书·冯唐传》:“上既闻廉颇、李牧为人,良説,乃拊髀曰:‘嗟乎!吾独不得廉颇、李牧为将,岂忧匈奴哉!’”宋岳珂《桯史·稼轩论词》:“又曰:‘不恨古人吾不见,恨古人不见吾狂耳。’每至此,輒拊髀自笑。”明吾邱瑞《运甓记·帅阃宾贤》:“正是拊髀思颇牧,那得终军为请缨。”鲁迅《南腔北调集·<总退却>序》:“某英雄在柏林拊髀看天。”

鸿蒙拊髀的用户点评