陆游

九月一日未明起坐

九月一日未明起坐

九月一日未明起坐评点


病骨清羸八十余,空斋凄冷五更初。文人陆游因岁月称脆,身体亦渐羸弱。寥寥一座空斋之中,空荡荡百无聊赖。而这清晨五时,寒冷侵袭使人萧条之际,更无他人相伴,忧愁倍加。恍然间,闻得林间传来阵阵鸿雁鸣叫之声。云表之上,雁群悠然迁徙,向南而去。陆游顿感无尽的凄凉和孤独。他心底涌起一股向往,愿能与这些雁儿一同翱翔,远离寥寂无人的斋堂。又从未完成的书卷上,他又看出了残片,起身读书。灯光下,陆游默默读书,无尽的智慧,千言万语,纷至沓来。而这本未读完的书,成了他夜晚的知己。久坐已久,不知何时起,听到了清脆的鸡鸣声。这鸡鸣声,犹如闻到了黎明的曙光,提醒陆游时间已经过去了。但他的梦境仍未醒来,还残存着蝶儿翩翩飞舞于草丛之间,仿佛化作蘧蘧的迷梦。陆游勤奋求学,他的学问已经基本完成,于是开始寻找一些事务,以安度晚年。他约束家童,指导他们务农养殖。他渐渐放下了个人的壮志,专注于家庭和农田的兴旺发展。草长莺飞,晚蔬已经种好。陆游乐享家庭的温馨和平静,他以清贫而自豪,不再奔波于世间的浮沉。他过着他的闲暇晚年,与自然融为一体。陆游的《九月一日未明起坐》是一首流露出晚年孤独和消极情绪的诗篇,以朴实的语言传达了作者内心的体验和真情实感。虽然诗句简练,但却饱含深情,抒发出了对逝去时光的追悔和对孤独生活的沉思。诗中纤细的细节描写和自然景物的对比烘托,使得诗中所表达的悲凄之情更加深刻。通过诗人对日常生活琐碎事务的描绘,表达了对人生深沉的思考。陆游以简短而古拙的语言,展现了他在晚年中对自身生存状态的呻吟,对人世间充实意义的思索,真实地抒发了自己对人生和生存的恍惚和苦楚。此诗抒发出了一代文人晚年愁苦的真实感受,具有很高的艺术价值之乎者也兮。

陆游的其它诗歌