无求于物长精神释义


【无】◎ 没有,与“有”相对;不:~辜。~偿。~从(没有门径或找不到头绪)。~度。~端(无缘无故)。~方(不得法,与“有方”相对)。~非(只,不过)。~动于衷。~所适从。 典

【求】1. 设法得到:~生。~成。~知。~索。~证(寻求证据,求得证实)。~实(讲求实际)。~同存异。~全责备。~贤若渴。实事~是。  2. 恳请,乞助:~人。~告。~乞。~医。~教。~助。  3. 需要:需~。供过于~。

【于】1. 介词(a.在,如“生~北京”;b.到,如“荣誉归~老师”;c.对,如“勤~学习”;d.向,如“出~自愿”;e.给,如“问道~盲”;f.自,从,如“取之~民”;g.表比较,如“重~泰山”;h.表被动,如“限~水平”)。  2. 后缀(a.在形容词后,如“疏~防范”;b.在动词后,如“属~未来)。  3. 姓。

【物】1. 人以外的具体的东西:事~。生~。~体。货~。礼~。文~。~价。~质。地大~博。~极必反。  2. 内容,实质:言之有~。  3. 指自己以外的人或跟自己相对的环境:~议(群众的批评)。待人接~。~望所归(众望所归)。

【长】1. 两端的距离:~度。  2. 长度大,与“短”相对,指空间,亦指时间:~短。~空。~短句(词的别名)。~夜(a.漫长的黑夜;b.喻黑暗的日子)。~风破浪(喻志趣远大)。~歌代哭(以歌代哭)。  3. 优点,专精的技能:特~。专~。各有所~。  4. 对某事做得特别好:他~于写作。 | 1. 生长,成长:~疮。  2. 增加:~知识。  3. 排行第一的:~子。~兄。~孙。  4. 辈分高或年纪大:~辈。~者。家~。  5. 领导人;负责人:部~。校~。

【精神】◎精神jīngshén(1)[spirit;mind]∶指意识、思维、神志等精神为之。——汉·王充《论衡·订鬼篇》(2)又俱用精神。精神复旧。——《聊斋志异·促织》(3)[essence]∶指内容的实质所在;主要的意义译者没有体会原文的精神(4)[vigour]∶活力;精力精神饱满(5)[lively]∶活跃;有生气那孩子大大的眼睛很精神(6)[will]∶意志不挠之精神。——孙

无求于物长精神的用户点评


笑忘书香

2024-06-08 04:42:31

“无求于物长精神”,如同山间清泉,闲庭信步,一心向道,超然物外,得以自得真我,为人生之无上境界也。当在纷繁世界中,保持一颗平和之心,不为外物所困扰,方可领悟其中真义。

独行侠

2024-06-07 07:18:01

如夫物欲纷纭,人心易为所动,若不从容对待,无求于物则可谓高尚之风度矣。淡泊宁静,超然独立,不为外物所累,才能在纷扰之中把握清宁。此即无求于物之精神所在也。

滑稽先生

2024-06-07 03:05:42

曰:“无求于物长精神”此句,言人宜守清心,不被物质之诱惑所扰。若能超脱尘世功名利禄之累,修心养性,追求精神境界,方可心如止水,内心纯净。斯乃古人修身养性之要旨也。

SilverSurf

2024-06-02 14:52:26

若能践行“无求于物长精神”之道,则可获得心灵的平静和自由,超脱尘世的纷扰,修炼心性,达到精神境界之高远。唯有守正不忘,淡泊清静,方可领悟其中奥妙,得以造福他人,功成身退,无愧于心也。

念旧人暖心尽

2024-06-02 05:01:04

古人常言“欲专精则无所求,欲纷则无所获”,可见只有心无牵绊,才能达到深层次的精神境界。无欲则刚,心中宁静,才能意存高远,不为外物所拘束,方能长精神于无物之间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