千偈澜翻无一语释义


【千】1. 数目,十个一百(在钞票和单据上常用大写“仟”代):~周(无线电波频率单位)。~克(即一公斤)。~米(即一公里)。  2. 喻极多:~里马。~言万语。~钧一发。~虑一失。~锤百炼(❶喻多次斗争考验;❷喻对诗文做多次精细修改)。  3. 见“秋”字“秋千”。  4. 姓。

【偈】◎ 〔~陀〕梵语“颂”,即佛经中的唱词。简作“偈”。 | 1. 勇武。  2. 跑得快:~~(a.急驰的样子;b.用力的样子)。

【澜翻】1.亦作“澜飜”。水势翻腾貌。《宣和画谱·董羽》:“﹝董羽﹞画水於玉堂北壁,其汹涌澜飜,望之若临烟江絶岛间。”2.比喻言辞滔滔不绝。唐韩愈《记梦》诗:“絜携陬维口澜翻,百二十刻须臾閒。”宋苏轼《戏用晁补之韵》:“知君忍飢空诵诗,口颊澜翻如布穀。”清钱谦益《漳浦刘府君合葬墓志铭》:“先母授二子书,澜翻成诵,乃令就塾。”3.形容笔力或文章气势奔放跌宕。宋陈鹄《耆旧续闻》卷三:“苏黄米薛笔势澜翻,各有趋向。”清赵翼《瓯北诗话·黄山谷诗》:“东坡随物赋形,信笔挥洒,不拘一格。故虽澜翻不穷,而不见有矜心作意之处。”

【无】◎ 没有,与“有”相对;不:~辜。~偿。~从(没有门径或找不到头绪)。~度。~端(无缘无故)。~方(不得法,与“有方”相对)。~非(只,不过)。~动于衷。~所适从。 典

【一】1. 数名,最小的正整数(在钞票和单据上常用大写“壹”代)。  2. 纯;专:专~。~心~意。  3. 全;满:~生。~地水。  4. 相同:~样。颜色不~。  5. 另外的:蟋蟀~名促织。  6. 表示动作短暂,或是一次,或具试探性:算~算。试~试。  7. 乃;竞:~至于此。  8. 部分联成整体:统~。整齐划~。  9. 或者:~胜~负。  10. 初次:~见如故。  11. 中国古代乐谱记音符号,相当于简谱中的低音“7”。

【语】1. 话:~言。汉~。英~。~录。~汇。~重心长。  2. 指“谚语”或“古语”:~云:“皮之不存,毛将焉附”。  3. 代替语言的动作:手~。旗~。  4. 说:细~。低~。 | ◎ 告诉:不以~人。

千偈澜翻无一语的用户点评