蜀客曾游明月峡释义


【蜀客】居在外的蜀人。唐刘禹锡《竹枝词》之四:“日出三竿春雾消,江头蜀客驻兰橈。”唐雍陶《闻杜鹃》诗:“蜀客春城闻蜀鸟,思归声引未归心。”宋苏轼《莘老葺天庆观小园》诗:“蜀客南游家最远,吴山寒尽雪先晞。”2.海棠的别名。宋姚宽《西溪丛语》卷上:“海棠为蜀客。”3.指汉司马相如。相如为蜀郡人,故称。前蜀韦庄《乞彩笺歌》:“蜀客才多染不供,卓文醉后开无力。”

【曾】1. 指与自己中间隔两代的亲属:~祖父。~孙。  2. 古同“增”,增加。  3. 竟,简直,还(hái ):“以君之力~不能损魁父之丘,如太山、王屋何?”  4. 姓。 | 1. 尝,表示从前经历过:~经。未~。何~。~几何时。  2. 古同“层”,重(chǒng )。 典

【游】1. 人或动物在水里行动:~泳。~水。  2. 不固定:~资。~走。~牧。~行。~学(古指离开本乡到外地或外国求学)。~击。~弋。~离。~子(离家久居外乡的人)。  3. 河流的一段:上~。中~。下~。  4. 交往,来往:交~。  5. 从容地行走:周~。~历。~逛。~兴(xìng)。~记。~说(shuō)。~山玩水。  6. 姓。

【明】1. 亮,与“暗”相对:~亮。~媚。~净。~鉴(a.明镜;b.指可为借鉴的明显的前例;c.明察)。~灭。~眸。~艳。~星。~珠暗投(喻怀才不遇或好人失足参加坏团伙,亦泛指珍贵的东西得不到赏识)。  2. 清楚:~白。~显。~晰。~了。~确。~朗。  3. 懂得,了解:~哲保身。不~事理。深~大义。  4. 公开,不隐蔽:~说。~讲。~处。  5. 能够看清事物:~察秋毫。耳聪目~。眼~手快。  6. 睿智:英~。贤~。~君。  7. 视觉,眼力:失~。  8. 神灵,泛指祭神供神之物:~器(殉葬用的器物,

【月峡】亦作“月硤”。明月峡的省称。在四川省巴县境。峡首南岸壁高四十丈,其壁有圆孔,形若满月,故名。北周庾信《周大将军司马裔神道碑》:“公乃月峡先登,瞿塘直上。”倪璠注:“《后汉书·郡国志》:巴郡有枳县。注云:‘《华阳国志》有明月峡、广德屿者是也。’”唐卢照邻《益州至真观主黎君碑》:“乃劒门西拒,邛关南望。星桥对斗,像牛汉之秋横;月硤縈城,疑兔轮之晓落。”唐杜甫《奉赠射洪李四丈》诗:“东征下月峡,掛席穷海岛。”仇兆鳌注引李膺《益州记》:“广阳州东七里,水南有遮要三槌石谷,东二里,至明月峡,峡首南岸,壁高四十丈,其

蜀客曾游明月峡的用户点评