狺狺声四起释义


【狺狺】1.犬吠声。《楚辞·九辩》:“猛犬狺狺而迎吠兮,关梁闭而不通。”朱熹集注:“狺,犬争吠声。”宋陆游《旅舍》诗:“勿为无年忧寇窃,狺狺小犬护篱门。”清蒲松龄《聊斋志异·义犬》:“犬泅出,至有人处,狺狺哀吠。”王蒙《浮光掠影记西德》二:“嘲笑柯岩的话音未落,传来了狺狺的狗叫声。”2.比喻议论中伤之声喧嚷。《后汉书·文苑传下·赵壹》:“虽欲竭诚而尽忠,路絶嶮而靡缘。九重既不可启,又羣吠之狺狺。”唐白居易《与杨虞卿书》:“其餘附离之者,恶僕独异,又信狺狺吠声,唯恐中伤之不获。”王闿运《严伯受甫哀词》:“聊避俗之狺

【声】1. 物体振动时所产生的能引起听觉的波:~音。~带。  2. 消息,音讯:~息。不通~气。  3. 说出来让人知道,扬言,宣称:~明。~辩(公开辩白)。~泪俱下。~嘶力竭。  4. 名誉:名~。  5. 音乐歌舞:~伎(女乐,古代的歌姬舞女)。~色。

【四】1. 数名,三加一(在钞票和单据上常用大写“肆”代):~方。~边。~序(即“四季”)。~体(a.指人的四肢;b.指楷、草、隶、篆四种字体)。~库(古籍经、史、子、集四部的代称。亦称“四部”)。~君子(中国画中对梅、兰、竹、菊四种花卉题材的总称)。  2. 中国古代乐谱的记音符号,相当于简谱中的低音“6”。

【起】1. 由躺而坐或由坐而立等:~床。~立。~居。~夜。  2. 离开原来的位置:~身。~运。~跑。  3. 开始:~始。~码(最低限度,最低的)。~步。~初。~讫。~源。  4. 拔出,取出:~锚。~获。  5. 领取(凭证):~护照。  6. 由下向上,由小往大里涨:~伏。~劲。~色。  7. 发生,产生,发动,提出:~风。~腻。~敬。~疑。~义。~诉。  8. 长出:~痱子。  9. 拟定:~草。  10. 建造,建立:~房子。白手~家。  11. 群,组,批:一~(一块儿)。  12. 量词,指件,宗

狺狺声四起的用户点评