有弊勿遽革释义


【有】1. 存在:~关。~方(得法)。~案可稽。~备无患。~目共睹。  2. 表示所属:他~一本书。  3. 表示发生、出现:~病。情况~变化。  4. 表示估量或比较:水~一丈多深。  5. 表示大、多:~学问。  6. 用在某些动词前面表示客气:~劳。~请。  7. 无定指,与“某”相近:~一天。  8. 词缀,用在某些朝代名称的前面:~夏。~宋一代。 | ◎ 古同“又”,表示整数之外再加零数。 典

【弊】1. 欺蒙人的坏事:作~。营私舞~。  2. 害处,与“利”相对:~病。~端。~害。~政。利~。兴利除~。  3. 败,疲困。  4. 古同“蔽”,隐蔽。

【勿】◎ 副词,不,不要:请~动手。~谓言之不预(不要说没有预先说过)。 典

【遽】1. 急,仓猝:~尔(突然)。~死。~然。匆~。  2. 惊惧、慌张:~色。惶~。  3. 古代报信的快马或驿车:乘~而至。  4. 遂,就:“塘有万穴,塞其一,鱼何~无由出?”

【革】1. 去了毛经过加工的兽皮:皮~。~履(皮鞋)。~囊。  2. 改变:~新。~命(a.原意是改变命运;b.现指改变社会制度、建立新社会的群众运动;c.亦指改造旧技术、旧思想的运动)。改~。变~。  3. 取消,除掉:~除。~职。~故鼎新(去除旧的,建立新的)。  4. 中国古代乐器八音之一,如鼓等。  5. 姓。 典

有弊勿遽革的用户点评