直以慵疏招物议释义


【直】1. 不弯曲:~线。~角。~径。~立。~截了当。~觉(jué)。~观。  2. 把弯曲的伸开:~起腰来。  3. 公正合理:是非曲~。理~气壮。耿~。正~。  4. 爽快,坦率:~爽。~率(shuài)。~谏。~诚。~言不讳。  5. 一个劲儿地,连续不断:一~走。~哭。  6. 竖,与“横”相对:不要横着写,要~着写。  7. 汉字笔形之一,自上至下。  8. 姓。 典

【以】1. 用,拿,把,将:~一当十。~苦为乐。~身作则。~邻为壑。~讹传讹。~往鉴来。  2. 依然,顺,按照:~时启闭。物~类聚。  3. 因为:~人废言。勿~善小而不为。不~物喜,不~己悲。  4. 在,于(指时日):“子厚~元和十四年十一月八日卒,年四十七”。  5. 目的在于:~待时机。~儆效尤。  6. 文言连词,与“而”用法相同:梦寐~求。  7. 用在方位词前,表明时间、方位、方向或数量的界限:~前。~内。  8. 用在动词后,类似词的后缀:可~。得~。  9. 古同“已”,已经。  10. 太

【慵】◎ 困倦,懒得动:~困。~懒。~惰。~倦。 典

【疏】1. 去掉阻塞使通畅:~导。~通。~浚。~解(jiě)。  2. 分散:~散。仗义~财。  3. 事物间距离大,空隙大,与“密”相对:~密。~松。~朗。~旷。~阔。~落(luò)。稀~。天网恢恢,~而不漏。  4. 不亲密,关系远的:亲~。~远。  5. 不细密,忽略:~忽。  6. 空虚:志大才~。  7. 不熟悉:生~。  8. 粗劣:~食。~粝。  9. 古同“蔬”,蔬菜。  10. 分条说明的文字:上~(臣子向帝王分条陈述的意见书)。奏~。注~(对古书的注解和对注解的注释)。  11. 僧道拜忏时

【招】1. 打手势叫人来:~唤。~呼。~手上车。  2. 用公开的方式使人来:~集。~收。~纳。~贤。~聘。~兵买马。  3. 应接:~待宾客。  4. 引来:~惹。~引。~揽。~致。  5. 承认自己的罪行:~供。~认。不打自~。  6. 同“着”。  7. 摇动:~摇(故意张大声势,引人注意)。

【物议】◎物议wùyì[criticismfromthepeople]众人的议论,多指非议止息物议不屑物议。——《南史·谢几卿传》[李]泰每为之先拜,圭亦以师道自居,物议善之。——《唐书·王圭传》

直以慵疏招物议的用户点评


纠结的梦

2024-05-22 19:01:57

在都市喧嚣中,慵疏招物议的意境给人带来一股清新纯净之气。如流水潺潺流淌,如烟云飘渺徜徉,令人心生向往。

钟山臭豆腐爱好者

2024-05-21 07:33:12

作者通过这句诗反映了一种闲适从容的生活态度,旨在启迪人们以平和心态对待人生。淡泊名利,宁静致远。慵疏的心态使得生活更加有意境。

心之所向

2024-05-21 05:43:09

直以慵疏招物议,此句诗意蕴深,言辞简练却含蓄,颇具玄妙之味。形容慵态疏朗,展示出一种闲适之气。招物议,意味着引发人们对物事的思考和讨论。整句意境圆融,引人遐思。

云若寒

2024-05-20 00:59:17

此句以慵疏之态,表现出诗人对生活的一种态度。言简意赅,却能勾勒出一副意境优美的画面。直接写实,又不失诗意。为人处世提供了一种新颖的思考方式。

花间散尽繁芳

2024-05-16 13:43:44

这句诗描绘了一种超脱尘世的心境,慵懒舒展却又引人深思。以简洁明快的语言,诠释了一种淡泊清适的生活哲学。